突发!2024首家锂电企业终止IPO
1月17日,主要从事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利用及锂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加工服务的赣州吉锐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吉锐科技”)主动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其创业板IPO申请状态变为终止。此时距2023年5月深交所受理其上市文件以来,仅仅过了8个月。
吉锐科技成立于2019年,位于江西赣州市,招股书显示,吉锐科技原拟公开发行不超过5908.0273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
业绩方面,招股书显示,吉锐科技2020年、2021年、2022年营收分别为2099.3万元、1.66亿元、9.3亿元;净利分别为-705.5万元、3693.69万元、1.1亿元;扣非后净利分别为
吉锐科技在招股书中援引GGII数据称,2022年我国废旧锂电池粉处理量32.5万吨,吉锐科技处理量位居行业
;2022年我国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粉处理量11万吨,吉锐科技处理量位居行业
吉锐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其与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链领先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主要知名合作伙伴包括国轩高科、厦钨新能、龙蟠科技、当升科技、长远锂科、容百科技、华友控m6米乐官网 米乐M6平台入口股、天力锂能、比亚迪、建发股份、格林美、优美科等。
国轩高科、龙蟠科技、厦钨新能、华友控股和江西佳纳能源,销售额分别为1.8亿元、1.62亿元、1.05亿元、6518.26万元,占营收比分别为20.95%、18.92%、15.48%、12.25%和7.61% 。
2023年,锂电回收领域冲刺IPO企业共三家,分别为吉锐科技、上海西恩科技、金晟新能。
2023年,我国废旧电池退役量超过58万吨,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82万吨,2028年后,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超过260万吨。这使得锂电池回收行业成为了众人瞩目的“蓝海市场”。
根据上海西恩科技《招股说明书》,11家电池回收企业2021年的回收利用能力为55.1万吨,而实际回收量仅为14.6万吨。由此可见,市场的回收能力是相对过剩的。
截至目前,工信部节能综合利用司共发布了五批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数量共计156家,但就目前而言,符合规范条件的白名单企业的实际回收量偏低,市场仍面临总体规模较小、回收网络不健全及回收机制不规范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发展。
2023年下半年以来,IPO审核趋严。数据显示,截至1月15日,年内已有13家公司撤回IPO申请或终止,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锂电产业链亦是如此,
此外,还有锂电回收&正极材料企业上海西恩科技、正极材料企业安徽博石高科、六氟磷酸锂企业衢州南高峰、锂盐企业江西九岭锂业、隔膜企业金力股份等锂电公司都终止了他们的“IPO之旅”。
一方面,由于2023年以来,锂电行业产能全面过剩,企业自觉前景不够明朗,此时选择上市或许并不是最佳时机,所以他们选择主动撤回IPO申请;
另一方面,去年8月27日,证监会发布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的相关监管安排,其中强调“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在此后的10月-11月沪深两地交易所均未受理IPO项目,只有北交所市场相对缓和;
此外,2023年三季度以来,股市行情震荡下行,步入线月以来新低,而当市场处于熊市或调整期时,新股的破发概率会相应增加。据统计,2023年全年锂电产业链有28家企业成功IPO,其中20家企业首日股价上涨,7家首日破发,破发率为25.0%,高于Am6米乐官网 米乐M6平台入口股全年破发率16.6%。锂电龙头宁王也受到了大环境的“拖累”,1月18日,宁德时代股价报收154.61元,市值6801亿元,较2021年最高点的1.58万亿,已下跌了9000亿,跌幅近60%。
不过,A股上市不成,港交所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2023年12月18日,争议不断的“镍王”之子瑞浦兰钧成功登录港交所;深陷亏损的正极材料龙头龙蟠科技、动力电池系统企业幂源科技分别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此外,有消息称,宁德时代也正在考虑香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