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锂离子电池回收:面向绿色未来的市场及创新趋势报告
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锂离子电池回收:面向绿色未来的市场及创新趋势报告
《锂离子电池回收:面向绿色未来的市场及创新趋势报告》由CAS美国化学文摘社和德勤中国联合发布,深入剖析了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的现状、趋势及发展前景。
在行业驱动因素方面,法规政策是关键推动力。全球多国通过生产者责任延伸、危险废物管理等法规,推动电池回收行业发展。如欧盟《新电池法》设定锂回收率目标,中国也出台多项政策明确回收责任。同时,汽车制造商为实现供应链脱碳,积极参与电池回收,以减少碳排放。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电池退役潮即将来临,预计2021 - 2030年动力电池报废量将快速增长,这为回收行业带来机遇。此外,关键原材料的供应缺口促使行业通过回收弥补,减少对传统开采的依赖。
市场格局上,全球锂电池回收产能持续扩张,现有设施回收产能约160万吨/年,规划建成后预计超300万吨/年。亚洲在现有产能中占据主导,中国产能领先;北美和欧洲也在积极提升产能。产业链中,汽车制造商、电池生产商和第三方回收商等参与者相互协作,构建闭环产业链,数字产品护照的应用将助力实现产业链无缝衔接。
技术创新层面,该领域专利与期刊出版物比例高,亚洲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处于领先,中国的邦普循环等企业表现突出。回收工艺选择注重价值,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目前占主导地位,但直接回收等新兴技术也在发展。同时,新的回收技术如深共晶溶剂和生物浸出等不断涌现,虽面临成本、效率等问米乐 登录入口题,但具有环保优势和应用潜力。
展望未来,行业面临成本、安全等挑战,但前景广阔。技术创新可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数字工具能提升可追溯性和回收效率;跨产业链合作有助于扩大业务规模;企业可根据电池材料价值选择合适回收工艺,实现盈利。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标准化溯源管理和全价值链协作,实现了高回收率和盈利,为行业树立了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