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锂电池及固态电池领域主要技术来源国之一2024锂产业现状分析
锂电池具有能量较高、使用寿命较长、重量较轻等优点,锂电池成为了当前最主流的能量储存方式之一,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3C 产品等众多应用领域。
在2023年12月26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电动汽车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重点企业全球有效专利量已经超过10万件,并且呈逐年快速增长势头。在锂电池特别是固态电池领域,中国是全球主要的技术来源国之一。截至2023年5月,全球固态电池关键技术专利申请量为20798项,其中中国有7640项,占比达36.7%。近5年,我国固态电池全球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8%,增速位列全球第一。
锂电池具有能量较高、使用寿命较长、重量较轻等优点,锂电池成为了当前最主流的能量储存方式之一,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3C 产品等众多应用领域。锂离子电池可分为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三类,消费电池因3C产品需求趋于稳定而增长势头一般;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产销高增驱动而发展空间巨大;储能电池在国家储能支持政策的推动下进入成长期。锂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和负极材料四大关键材料构成。
在动力锂电池产业链上游中,首先是正极材料里面的磷酸铁锂,对应上游的磷酸铁和磷矿。其次是电池隔膜以及电解液中的溶质(六氟磷酸理)和溶剂(碳酸酯类)。中游为锂电池的加工与组装,下游应用主要是新能源汽车等。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虽然面临疫情干扰、芯片结构性短缺、居民消费放缓等因素影响,但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依然达到705.8万辆,同比增长96.9%,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了25.6%。
锂动力电池是20世纪开发成功的新型高能电池。这种电池的负极是金属锂,正极用MnO2,SOCL2,(CFx)n等。70年代进入实用化。因其具有能量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贮存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小型电器中,如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部分代替了传统电池。大容量锂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试用,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并将在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得到应用。
近几年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产量保持稳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市场增长主要受动力电池市场增长拉动,动力型人造石墨成负极材料市场主要增长点;以贝特瑞、江西紫宸、上海杉杉为代表的企业出口保持增加,尤其是紫宸,随着其产能的释放,对日韩企业的出口量大幅增加。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动力锂电池市场规模约为3089.9亿元,产值约为4055.4亿元,但均价呈现下降态势,汽车动力锂电池的成本不断下降带动均价也呈现下降态势,2022年中国汽车动力锂电池均价约为1.08元/Wh。根据数米乐 登录入口据显示,2022年中国锂电池产量约为375.5 GWh,装机量约为286.1 GWh。市场中磷酸铁锂电池占据了一半以上的份额,占比为51.65%,其次为三元锂电池,占比为48.10%。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高速增长带动下,我国锂电池出货量不断增加。据GGII数据,2022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658GWh,同比增长101.22%。受锂电池出货量规模大幅增长带动,锂电池回收量也不断增长。
宁德时代在产能、产量与配套装机规模上具有最大优势,比亚迪凭借全产业链一体化模式与先进的刀片电池技术,占比也有明显的增长。中创新航凭借低价策略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大幅提升,但也面临着专利诉讼,盈利能力较低的挑战。宁德时代占比为52.1%。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锂电池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占到新能源汽车成本4成左右,未来新能源汽车降本将有赖于动力电池成本的下降。年均15%左右的成本下降是趋势,想要达到降本的目标,一方面是拆解动力电池核心主材,去探索比如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模组都有哪些降本空间;另一方面,动力电池技术发展尚未定型,正极材料的选择,负极材料的创新、隔膜的制造工艺、电解液的新型添加剂研发以及模组的简化甚至去除,都可能带来动力电池成本的降低及品质的提升,还存在大量投资机会。
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2022年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呈现出价量齐升的爆发式增长局面,市场规模增长至154.4亿元。预计到2030年,整个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达到1053.6亿元。
随着未来锂离子电池使用量的进一步增加,回收利用电池材料将成为一个发展新方向。国内外已经有许多企业开始研究和开发电池回收和重复利用技术,这将对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由于退役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的扩大,各路企业纷纷涌入锂电池回收赛道。目前布局动力电池回收的主要有四类企业:动力电池厂商、电池材料企业、第三方电池回收企业和汽车厂商。
目前锂电池回收多聚焦于电池正极材料,对于负极和电解液的回收却受到企业忽视。可能因为负极石墨很便宜,所以大家觉得不值得回收,天然石墨的提纯存在高污染高能耗的问题,但回收负极材料后生成具有高导电性的石墨烯材料,在电池等领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锂电池石墨负极的回收或会成为企业的重视方向之一。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4-2029年锂电池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锂电池具有能量较高、使用寿命较长、重量较轻等优点,锂电池成为了当前最主流的能量储存方式之一,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3C 产品等众多应用领域。锂离子电池可分为消费电池、动力电池、...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发布关于2023年11月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通知指出,2023年11月,经备案公示的...
今年以来,随着一批示范场景应用“揭榜挂帅”,产业联盟相继成立,上海元宇宙技术创新能级正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
新一代信息技术一般指的是国家重点支持和扶持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新...
目前,中国是全球稀土永磁最大的生产国。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稀土永磁产量约为21.33万吨。据研究E...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兴的AR智能眼镜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正在迅速扩大,以及消费者对技术的接受度也在提...
未来5-10年将是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高峰期随着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吴淞江整治工程(江苏段)开工建设,2022年以来重大水利...
4负极材料升级必经之路 硅基技术再获突破 2024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