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米乐中国)官方网站

2024中国电池展动力电池需要什么样的聚氨酯新材料?—米乐官方登录网址
服务咨询热线0530-4441819
网站首页 米乐简介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成功案例 行业资讯 荣誉资质 在线留言 联系米乐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2024中国电池展动力电池需要什么样的聚氨酯新材料?

发布时间:2024-05-09

  宁德时代发布的麒麟电池体积利用率高达72%,能量密度高达255Wh/kg,拥有快充功能,整体效能大幅提升。麒麟电池通过设立弹性夹层、改变水冷板结构、智能利用底层空间等方式实现了电池更安全、更长续航里程、实现快充等性能提升,电池结构的改变也伴随着相关材料的升级与增长,我们认m6米乐官网 米乐M6平台入口为,麒麟电池在隔热、轻量化、绝缘等方向上的升级将会给水冷板、导热球铝、LIFSI、聚氨酯、气凝胶、绝缘材料等带来投资机遇。

  由于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储能装置的需求不断增长,对于大型应用例如电网存储和电动交通工具,经常使用串并联阵列连接的多个单元,让单体构成电池组,而安全性是大型单元持续存在的问题。如充放电过程中单元容易因热胀冷缩而发生形变、车辆运行过程中因震动而造成的相互挤压、单个电池的热失控状态引起相邻电池单元的热失控传播问题等。因此在动力电池组件中使用的电池衬垫或缓冲垫必须具备足够硬度以保持部件固定到位;必须拥有高压缩复原特性以应对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尺寸变化;必须拥有较好的保温性能来减少组件之间的热传导率,而聚氨酯材料独特的软硬段嵌段共聚的结构赋予了其优秀机械性能,以及非常宽的硬度可调节范围,其在锂离子电池恶劣的使用工况下依旧可以提供可靠的缓冲、隔振和密封性能,是其他弹性体产品无法替代的。

2024中国电池展动力电池需要什么样的聚氨酯新材料?(图1)

  亲质、坚硬、导热高效的聚氨酯电池外壳正在逐渐受到青睐。通过拉挤成型工艺将聚氨酯材料和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可制成模块化、轻质且坚固的电池外壳,为电池组减重同时可封装更多锂离子电池单元;在电池外壳中,填入基于聚氨酯改性的粘合剂和缝隙填料,改善从电芯到冷却设备的热传递,提高电池的导热性,带来更高性能表现。

  动力电池CTP、4680等工艺创新提升能量密度,同时对安全性要求提升。为了实现更长距离的续航,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是动力电池厂家的核心追求之一。除了电池材料上的创新,CTP(Cell to Pack)、CTC(Cell to Chassis)、4680电池等工艺创新,也将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但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也提升了电池散热、隔热、缓冲、保温等性能的需求,催生了新材料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从宁德时代发布的专利看,动力电池对聚氨酯等新材料的应用需求提升。

2024中国电池展动力电池需要什么样的聚氨酯新材料?(图2)

  以科思创为例,科思创是拜耳集团的子公司,其高科技聚合物材料广泛应用于诸多关键行业,包括汽车、电气和电子、建筑、运动休闲等,2020年实现收入859亿元。为解决碰撞时电池安全问题,采用成熟的拉挤成型工艺,采用耐用聚氨酯树脂和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制作复合框架零件,生产出坚固轻质的电池外壳。

  以罗杰斯为例,公司PORON 聚氨酯和 BISCO 硅胶防振衬垫是得到汽车行业认可的解决方案,可以用作减振和隔振材料,能够可靠地提供持续的反弹力,让单体电池成组,同时起到防尘防水密封作用,避免因振动造成损坏。

  麒麟电池对于新材料使用存在巨大边际带动。聚氨酯材料的使用已经在传统锂电池中得到验证,随着电池容量的进一步扩大,厂商对于轻量化、缓冲性、导热性新材料的需求将更加旺盛。

  汇得科技公司研发并量产多款动力电池新材料产品。公司2021年中报披露,公司成功研制出多种新能源车配套聚氨酯产品,部分产品已通过客户要求的产品测试,开始小批量生产并试销。

2024中国电池展动力电池需要什么样的聚氨酯新材料?(图3)

  巴斯夫已开发出基于STM ( spray transfermolding )工艺的聚氨酯复合材料电池包壳体解决方案,搭载该创新解决方案的几款电动汽车已经实现了大批量上市。这也是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次量产的STM聚氨酯复合材料电池包壳体。

  经过充分的量产验证,这项解决方案兼具阻燃好,重量轻,可以提升电动车的驾驶安全性。此外,在生产方面,它可直接应用于现有成熟的汽车供应链和生产设施,生产的效率高,非常适于汽车行业的快速大规模生产,是电动汽车电池包减重降本的理想解决方案。

  巴斯夫STM 解决方案已经通过的行业阻燃相关测试:UL94V-0阻燃级别的电池壳的材料及GB 38031-2020外部火烧试验。

2024中国电池展动力电池需要什么样的聚氨酯新材料?(图4)

  采用巴斯夫特性材料开发的STM 聚氨酯复合材料电池包壳体,采用微发泡技术,可以大大降低部件密度,轻松实现壳体减量的目标,同时拥有关键专利技术使得部件可以满足气密性试验与沉水试验要求。在轻量化的同时,该复合材料拥有着高强度和高韧性的特点,为壳体保证了足够的机械性能。

  巴斯夫的STM聚氨酯复合材料解决方案,其工艺无需预成型,生产效率远远高于其他传统的聚氨酯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已有成熟的产业链和供应商可以快速提供量产的产品。同时,新量产项目的设备及模具投入成本也非常低。

2024中国电池展动力电池需要什么样的聚氨酯新材料?(图5)

  “2024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电池供应链及储能技术博览会”是由金浪国际会展集团主办的电池及储能行业的国际性的专业技术交流会/展览会,是全国颇具影响力的新能源展会之一,已连续举办十七届,将于2024年4月21-23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预计参展企业将突破1000家,接待专业观众50,000人。截至目前,【大能、润航、海燕、迎欣电气、温控时代、嘉泰、宏钛、雀虎、日月辉电子、亿嘉泰、华工、普标、优邦、普尔威、卓盈电子、杰坦、傲佑、奥博特、泽弘电气、澳博森、锦轩、高泉、禾来、青码、朗晖、速倍达、长正科技、恒大、特氟隆、凯格赛扬、嘉科、金钟光电、富士乐、雄毅华、帕克坦、宏工电气、甬科、常友、青源电线、艾斯尔】等产业链业内多家知名企业均已报名参展。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4 米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530-4441819    传真:0530-4441852    ICP备案:鲁ICP备2023016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