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GWh!中国动力电池“攻破”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
金钠科技、海四达、湖钠能源、隐功科技、成泰科技、璞钠能源、杰事途、思沃新能源、铧钠新材料、科达新能源、尚金科技、天钠科技、科迈罗、瑞扬新能源、华普森、净森源、浦士达、容钠新能源、果曼钠电、钠博恩、亮见钠电、超力源、苏州翼动新能、智莱科技等
近日,据多家印度媒体报道,塔塔汽车将向中国电池制造商采购电动汽车电池组,以解决早期车型电池电量下降等性能问题,同时还将寻求合作,扩大供应链,提高自身技术能力。
塔塔汽车是印度本土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占据了本地60%的电动车市场份额,其地位堪比三星在韩国的位置。
在此之前,塔塔汽车只在电动公交汽车上使用中国企业的电池产品,乘用电动车电池一直由子公司Tata AutoComp供应。说是全部由Tata AutoComp自主制造,但实际上Tata AutoComp只起到了“组装、PACK”的作用,最关键的电芯则主要从国轩高科采购。
而这一次塔塔汽车的转变,不仅意味着将直接从中企购买电池包产品,更是将中企电池的应用范围从公交扩大至乘用车领域。
行业认为,印度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多个短板,选择对外采购部分零部件是明智的选择,有利于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转型。而对国内企业而言,印度是一个庞大的新兴市场,在塔塔汽车的影响下,或将有更多印度车企选用中国电池,趁此机会中国电池企业可以进一步打通南亚市场,深化全球布局。
据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SIAM)数据显示,2023年印度汽车销量达到507.9万辆,仅次于中国和美国,超过日本稳居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
在发展电动汽车这一方面,印度更是铆足了劲。根据规划,到2030年,印度电动汽车预计要占到其整个汽车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
但从这两年来看,印度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动作收效并不明显,至少在销量方面不尽人意。数据显示,2023年印度电动汽车销量达到81870辆,同比增长约114%,但销量占比仅达到1.6%。
对比中国全面电动化的强势发展(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达到近950万辆),很显然短时间印度没有可能超车中国,甚至从目前来看,在动力电池这一环节,其还面临多个难题。
一方面,印度上游资源匮乏,供应链不完善,导致电池成本下降空间有限。全球范围内,锂、钴、镍等关键矿物主要分布在刚果(金)、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印度本土较为缺乏,主要依赖进口,成本很高,且从布局来看,印度企业外出寻矿的动作较少,自供m6米乐官网 米乐M6平台入口能力不强。
另一方面,印度企业技术“滞后”,需要长时间突破,对外直接采购更符合发展现状。目前动力电池技术层出不穷,以国内为例,不论是车企还是电池企业,都布局了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钠电池、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成本也在稳定下探。反观印度市场,即使是最大的车企塔塔汽车目前也不具备成熟的动力电池技术。
在此诸多现状难题的掣肘下,印度发展电动汽车将不得不依靠其他国家的电池技术及供应体系。
1-7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显示,在435GWh的总装机量中,中国、日本、韩国分别占据65%、4.3%、21.5%的份额。其中米乐M6 米乐平台在TOP10的企业中,6个席位常属于中国企业。对比日韩份额的下降,中国动力电池装机份额还在持续上升。
且从技术层面出发,中国企业电池技术更多样,尤其是在磷酸铁锂电池方面,中国企业技术最成熟,成本优势最明显,与印度的发展国情和现状最为适配。
塔塔汽车选择中国电池企业的第二个方面是,早期已经与中国国轩高科进行合作。虽然印度一直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交流也比较少,但塔塔与国轩高科的合作在2019年就开始了,并且成立了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印度锂电池市场。在此背景下上,塔塔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实质上已经奠定了基础。而且从进出口数据看,2023年印度进口的锂离子电池90%以上来自于中国,其次为韩国和越南。
此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电池企业的合作模式更多样,一方面可以直接提供电芯或者电池包,并且乐于构建本土化生产的产线;另一方面,多家中国电池企业愿意采取“技术授权”的方式进行合作,帮助本土企业构建技术及生产能力。比如宁德时代与福特、特斯拉,亿纬锂能与戴姆勒卡车和康明斯的合作模式。
实际上,在印度布局的国轩高科也已经开启此种合作模式。今年6月24日,路透社报道,印度电池制造商阿玛拉·拉贾能源与移动公司宣布,与国轩高科签署锂电池生产许可协议。根据协议,国轩高科将向印度合作方许可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支持建造电池工厂。
至于塔塔等印度车企,后续将如何与中国企业合作,目前不好判断,但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电池企业将为印度车企节省时间、生产成本,助力其电动化转型。
尽管目前印度电动汽车渗透率并不高,但在电动化方面,印度电动汽车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市场预测2024年印度电动汽车销量将会增长66%,超过13万辆。到2030年印度电动汽车在新车销售中的细分市场渗透率将达到乘用车的30%、商用车的70%、公交车的40%以及两轮和三轮车的80%。届时,印度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可能会达到1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80亿元)。
电池方面,印度国家研究院预测数据显示,到2030年印度对电池的需求预计将上升到260GWh。
中国企业,除了国轩高科外,孚能科技等企业也加入其中。今年5月孚能科技与印度新能源企业Ingar签署动力电池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新能源乘用车、二轮车、换电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此外,还有材料厂商诺德股份、设备厂商赢合科技均获得来自印度企业的订单。
日本方面,今年4月,现代和起亚汽车与印度EXIDE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将其电动汽车用电池实现印度本地化生产,合作将专注于磷酸铁锂电池。此外,松下在去年8月透露,考虑在印度建设一座电池制造工厂,新电池工厂或将建设20GWh/年的产能,若以每辆电动汽车配备50kWh的电池包计算,将可满足40万辆电动汽车电池配套。
越南方面,电动汽车制造商VinFast不仅计划在印度设立初始产能为每年5万辆的汽车工厂,而且还计米乐M6 米乐平台划在印度建立电池制造工厂。
此外包括美国车企特斯拉,早前也透露,对在印度设立自己的电池工厂十分感兴趣。
除了外企入驻,印度本土电池企业也跃跃欲试。比如塔塔集团去年6月,签署一项建设锂电池工厂的初步协议,拟投资约15.8亿美元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建立该国首座锂电池超级工厂。该工厂初始设计产能为20GWh/年,可配套40万辆新能源车,后期扩建后可能会达到40GWh/年。
同年8月,印度电池制造商国际电池公司宣布,将在印度建造一座价值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亿元)的电池厂,以生产其专有的棱柱形电池,该工厂将于2025年开始生产,目标是到2028年生产10GWh的电池。
同年10月,印度最大的电动两轮车公司Ola Electric完成320亿印度卢比(约合3.85亿美元)融资,资金将用于建立公司首座锂电池工厂。今年6月Ola Electric表示,预计2025年该公司的车辆将搭载其生产的电池。
写在最后,全球经济浪潮的席卷下,各国之间的合作交流既展现了机遇,也蕴藏了风险。行业提醒,锂电企业出海是大势所趋,但仍旧需要灵活调整市场策略和商业模式,同时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攻防一体!保罗-乔治16中10砍全队最高29分8助2断1帽 三分9中6
北京楼市全军覆没,北京楼市西城区房价从112000元涨至131000元
WTA年度所有Ace球都转化为捐款,郑钦文贡献253记Ace球位列第二
90分钟被绝平!利物浦翻车:3-2到3-3,3分秒变1分,曼城笑纳大礼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荣耀 Magic 7 系列手机获推 MagicOS 9.0.0.128 版本升级
红米K80 Pro更新澎湃OS2.0.11.0体验:不吐不快,说说真实感受